《集韻》同拕。詳拕字註。
又《集韻》待可切,駝上聲。引也。《音學五書》古音徒可切。後人誤入紙韻。《詩·小雅》伐木掎矣。析薪扡矣。詳掎字註。
又《唐韻》移爾切,迤上聲。加也。
又離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丑豸切,褫上聲。析也。
又落也。與搋同。或作拸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丈尒切,音豸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丈蟹切,音廌。亦析也。
又余支切,音移。遷徙也。
又是義切,音豉。牽也。《韻會》《說文》引《詩》漢五經本作杝,今文《毛詩》陸德明所定作扡,音異字異而義實同。◎按《詩·小雅·釋文》敕氏反。
又疏云:扡者,施也。觀其裂而漸相施及也。諸家音訓多从紙韻,今依《類篇》以古音爲正,而餘音附之。考證:〔按詩小雅箋註,敕氏反。〕 謹照原書箋註改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