铙
拼音
náo
繁体
异体字

更多▾

来自《康熙字典》对的解释:

《唐韻》女交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尼交切《韻會》泥交切,音呶。《說文》小鉦也。軍法,卒長執鐃。《玉篇》似鈴無舌,軍中所用也。《釋名》鐃,聲鐃鐃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鼓人》以金鐃止鼓。《註》鐃如鈴,無舌,有柄,執而鳴之,以止擊鼓。

又奏樂所用也。《禮·樂記》始奏以文,復亂以武。《註》文謂鼓,武謂金,鐃樂始奏先擊鼓,亂猶言終也。鼓聲爲陽,故謂文。鐃聲爲隂,故謂武。文以始之,武以收之,言節奏得宜也。

又《博古圖》漢舞鐃二,其形上圜下方,下作疏櫺,中含銅丸,謂之舌鼓,動有聲。

又樂府有鐃歌,軍中鼓吹曲也。

又與譊通。《後漢·五行志童謠》今年尚可,後年鐃。○按風俗通作譊。

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女敎切,與橈同。《莊子·天道篇》萬物無足以鐃心者。考證:〔《周禮·地官·封人》以金鐃止鼓。〕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