嚣
拼音
xiāo
繁体
异体字

更多▾

来自《康熙字典》对的解释:
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許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虛嬌切《正韻》吁嬌切,音枵。《說文》聲也,气出頭上。从从頁。頁,首也。《玉篇》喧譁也。《集韻》聲也。《左傳·昭三年》湫隘囂塵。《釋文》囂,許嬌反,一音五高反。《·小雅》選徒囂囂。《傳》囂囂,聲也。《釋文》囂,五刀反,亦許驕反。

又《孟子》人知之亦囂囂,人不知亦囂囂。《註》囂囂,自得無欲之貌。

又人名。《史記·黃帝紀》嫘祖生二子,其一曰囂,是爲靑陽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刀切,音敖。義同。《周禮·秋官》銜枚氏掌司囂。《註》察囂譁者。《釋文》囂,五羔反。

又《·小雅》讒口囂囂。《箋》囂囂,衆多貌。《釋文》五刀反,韓詩作嗸嗸。《前漢·董仲舒傳》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。《註》師古曰:與嗸同。

又《·小雅》我卽爾謀,聽我囂囂。《傳》囂囂猶嗸嗸也。《釋文》囂,五刀反。

又《字彙》山凹之地曰囂。《梁宣帝七山寺賦》神囂嵒嵒而特立。

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梁渠之山有鳥,狀如夸父,四翼一目犬尾,名曰囂。

又獸名。《山海經》羭次之山有獸,狀如禺,長臂善投,名曰囂。

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嶓冢之山,囂水出焉。

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北囂之山無石,其陽多碧,其隂多玉。

又《集韻》地名。通作隞敖。詳前嚻字註。○按《經傳》《釋文》囂多讀敖,惟《小雅》車攻及《左傳·昭三年》《釋文》兼敖枵二音。考證:〔《前漢·董仲舒傳》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。〕 謹照原文若不足改苦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