𠭻
拼音
缺失
异体字

更多▾

来自《康熙字典》对的解释:
寅集下 广部 康熙笔画: 11 部外笔画: 8
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余封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餘封切,音容。《說文》庸,用也。《書·堯典》疇咨若時登庸。《傳》將登用之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爲是不用而寓諸庸。庸也者,用也。用也者,通也。

又《爾雅·釋詁》常也。《易·乾卦》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。《書·臯陶謨》自我五禮有庸哉。《傳》用我五等之禮接之,使有常。

又《玉篇》功也。《書·舜典》有能奮庸熙帝之載,使宅百揆。《傳》庸,功也。《晉語》無功庸者,不敢居高位。《註》國功曰功,民功曰庸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以八統詔王馭萬民,五曰保庸。《註》安有功者。

又《地官·大司徒》以庸制祿,則民興功。

又《爾雅·釋詁》勞也。《疏》謂勞苦。

又《釋訓》庸庸,勞也。《疏》有功庸者皆勞也。《·王風》我生之初尚無庸。《箋》庸,勞也。

又《廣韻》和也。《禮·中庸疏》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。

又《集韻》愚也。《史記·周勃傳》才能不過凡庸。

又豈也。《左傳·莊十四年》庸非貳乎。《前漢·文帝紀賜尉佗書》雖王之國,庸獨利乎。

又租庸賦法。《唐書·食貨志》用民之力,歲二十日,閏加二日,不役者日爲絹三尺,謂之庸。

又水庸。《禮·郊特牲》祭坊與水庸事也。《註》水庸,溝也。《疏》坊者所以畜水,亦以鄣水。庸者所以受水,亦以泄水。

又國名。《左傳·文十六年》楚滅庸。《註》庸,今上庸縣,屬楚之小國。

又庸浦,地名。《左傳·襄十三年》戰于庸浦。

又姓。《姓譜》庸國子孫,以姓爲氏。《前漢·儒林傳》膠東庸生。

又與鄘通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遷邶庸之民於邑,故邶庸衞三國之詩,相與同風。○按《毛詩》作鄘。

又與墉通。《·大雅》因是謝人,以作爾庸。《註》庸,城也。《禮·王制》附于諸侯曰附庸。《註》附庸,小城也。

又與傭通。《前漢·欒布傳》窮困賣庸於齊。《註》師古曰:謂庸作受顧也。《司馬相如傳》與庸保雜作。《註》師古曰庸即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。

又與鏞通。《·商頌》庸鼓有斁。《傳》大鐘曰庸。

又叶于方切,音央。《琳·車渠椀賦》廉而不劌,婉而成章。德兼聖哲,行應中庸。考證:〔又與鄘通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遷邶鄘之名於邑,故邶鄘衞三國之詩,相與同風。〕 謹照原文兩鄘字改庸。名改民。〔《前漢·欒布傳》窮困賣庸與齊。〕 謹照原文與改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