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借 ( jiǎ jiè )

词语解释

  1. 假借 (jiǎjiè)
    1. 利用某种名义、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make use of
      • 假借于藏书之家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      • 假借外力
    2. 六书之一。指借用已有的形近、音同的字,表示不同意义的词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
      •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。尊通樽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    3. 又如借水名的“油”作“油脂”的“油”
    4. 容忍 tolerate
    5. 宽容 acting county magistrate
      • 大王少假借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國語辭典

假借 (jiǎ jiè)
  1. 借用。

    • 南齊書.卷五十二.文學傳.崔慰祖傳:「好學,聚書至萬卷,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,日數十袠,慰祖親自取與,未常為辭。」
    • 南史.卷七十二.文學傳.袁峻傳:「家貧無書,每從人假借,必皆抄寫,自課日五十紙。」
  2. 憑借、借助。

    • 後漢書.卷十.皇后紀上.和熹鄧皇后紀:「每覽前代外戚賓客,假借威權,輕薄謥詷,至有濁亂奉公,為人患苦。」
    • 初刻拍案驚奇.卷十一:「他本是儒家之女,精通文墨,不必假借訟師,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。」
  3. 寬容。

    • 戰國策.燕策三:「北蠻夷之鄙人,未嘗見天子,故振慴,願大王少假借之。」
    • 三國演義.第一○五回:「魏延平日恃功務高,人皆下之。儀獨不假借,延心懷恨。」
  4. 六書之一。語言中某些字有音無字形,而借用同音字來表達。如「令」本為發號之義,借為縣令之令;「長」本為久遠之義,借為縣長之長。

    • 漢.許慎.說文解字序:「六曰假借,假借者,本無其字,依聲託事,令長是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