㕣
拼音
yǎn yàn
异体字

更多▾

卷二 口部

山閒陷泥地。从口,从水敗皃。讀若沇州之沇。九州之渥地也,故以沇名焉。,古文。以轉切文一百八十 重二十一


  • () 山閒陷泥地。閒玉篇作。陷當作淊。字之誤。水部曰。淊、泥水淊淊也。从口。謂山閒。从水敗皃。謂淊泥。谷字、酋字皆从水半見。亦从水半見、出於口也。水敗土而淊泥多。是曰讀若沇州之沇。按漢隸沇州字已多作?。以轉切。十四部。九州之渥地也。毛傳曰。渥、厚也。沇名焉。此釋州名之意。沇爲九州之渥地。如爲山閒之渥地。其義同。其音亦同也。

  • () 古文按下葢从谷。上从列骨之殘?字。?象水敗也。漢人作?字者。葢合和沇二字爲之。

  • (沇) 沇水。出河東垣東王屋山。謂垣縣東之王屋山。水經云垣縣東王屋山是也。東爲洓。各本作河東東垣。誤倒一字。今依水經正。周禮職方氏注、山海經注皆云東垣。衍字耳。漢志眞定縣故東垣非此地。若晉史、宋志、後魏志、隋志之東垣。則今河南府之新安縣也。河東郡垣、二志同。今山西絳州垣曲縣、河南懷慶府濟源縣是其地。垣曲縣縣西北二十里有垣縣城是也。前志垣下曰。禹貢王屋山在東北。沇水所出。東南至武德入河。軼出熒陽北地中。又東至琅槐入海。過郡九。行千八百四十里。過郡九者、河東河內陳畱梁國濟陰泰山濟南齊郡千乘也。水經曰。濟水、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爲沇水。東至溫縣西北爲濟水。南當鞏縣北。南入於河。王屋山今在濟源縣西八十里。沇水所出。北山經曰。王屋之山。水出焉。郭云。沇聲相近。卽沇水也。尙書某氏傳曰。泉源爲沇。流去爲濟。按泉出沮洳曰沇。引伸爲沇州。口部曰。九州之渥地也。故以沇名焉。从水。允聲。以轉切。十四部。

  • () 古文沇如此。各本篆作沿。誤。今正。臣鉉等曰。口部已有。此重出。按口部小篆有。然則鉉時不從水旁也。口部下曰。山閒淊泥地。從口。從水敗皃。葢字在古文則爲沇水、沇州。在小篆則訓山閒淊泥地。如孌字在籒文則訓順。在小篆則訓慕。皆同形而古今異義也。古文作。小篆作沇。變作兖。此同義而古今異形也。